参与讨论

扫一扫

在手机上浏览

陈丽丽 家长圈

一个鸡血论坛里的执教20年的老师的帖子,用经验之谈讲述了幼儿阶段听的重要性~

创建于2016-11-15 评论 2 阅读 12319

前言

作文是文科综合能力的体现,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极其长期、复杂的过程。从我自身20许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经历反思总结,孩子的写作能力,启蒙于家庭,开发于幼儿,成长于小学,定型于中学。

本次分享,没有任何科学根据,没有经过任何权威机构的论证,也没有相关实验、数据来支撑。所有的,只是我的职业体验,以及千百个曾经教过、看过的学生所给我带来的感悟。
婴儿时期:听觉输入积累
也许你不相信,孩子写作能力的启蒙,早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,母亲温柔的声音,就是孩子最好的作文家教。当然,如果说妈妈怀孕期间的母婴对话对胎儿有一定刺激作用,我也不反对,只是更加难以论证。虽然不能说百分百,但多年的执教生涯我发现,凡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比较优秀的学生,婴幼儿时期基本都有一个长情陪伴的妈妈或者家人。婴儿时期,孩子受语言发展的限制,以听为主。好妈妈必定会经常孩子身边轻声细言,喃喃耳语。这就是大家最近耳熟能详的热门词语:输入。婴儿通过长期的声音刺激,渐渐开始模仿。从最初无明确意义的单音节,到让父母欣喜雀跃的第一声:麻麻!粑粑!,再到后面越来越多的叠音词:饭饭,44,恩恩,球球……孩子的词汇量逐渐丰富。当孩子的语言从两个字的词语向不完整的短语过渡时(比如,囡囡饭饭,宝宝44),孩子的第二阶段,幼儿期发展期到来了。

幼儿时期:说完整规范的词语或短语
经过近2年的环境熏陶,幼儿逐步掌握生活常见物品,以及表示日常行为的词语。在整个幼儿时期,母亲和家人需要做的,还是不断输入。但是,要注意语言的完整。家庭内的语言环境,就是幼儿模仿的基础。幼儿长期在不规范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和模仿,将来说完整句的能力必定是有困难的。比如准备给孩子喂饭,应该说:宝宝要吃饭了。这是完整句。而不是说:饭饭。这既不完整,也不规范,属于婴儿期过渡性口头语。儿童长期在不完整不规范的语言环境中成长,将来说话也不规范不完整,说话都不完整的,怎么指望写作文完整?

共2条评论

查看其他评论
RELATED ITEMS 相关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