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与讨论

扫一扫

在手机上浏览

口袋编辑 家长圈

沈石溪:西双版纳是我的文学故乡

创建于2016-04-26 评论 2 阅读 28987

我十六岁到西双版纳, 在那里度过了十八个春秋,人到中年才离开。我在西双版纳娶妻成家,儿子也出生在西双版纳。可以这么说,西双版纳这块炎热而又多情的土地,是我的第二故乡。

三十多年前的西双版纳,人口稀少,交通不便,没有工业污染,旅游业也还没有开发。 正因为如此,那里还保持着完美的自然生态。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覆盖着山峦河谷,清澈见底的泉水环绕村村寨寨。最让我惊奇的是,鸡无窝,猪无圈,牛无栏,马无厩,狗脖子上也没有链条。豢养的家畜活得逍遥自在,白天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去玩,肚子饿了回到主人家院子里大呼小叫讨饭吃,肚皮塞饱后,又到山野田坝寻找属于自己的快活去了。到了夜晚,鸡飞到竹楼的屋顶上,像鸟一样在茅草屋脊上栖憩;狗就趴在门槛上,人进门出门都要小心别踩着狗尾巴;牛和马挤在竹楼底层,随时可以在房柱上摩擦蹭痒;最无赖的要数猪了,霸占竹楼的十二格楼梯,就像睡高低床一样,一层一层横躺在狭窄的楼梯上,任你将楼板踩得咚咚响,它们照样呼噜呼噜睡得香……

西双版纳的家畜,享受着高度的自由,村寨又紧挨着原始森林,便常发生一些野生动物与人类家畜之间角色客串、反串和互串的故事。

寨子里有个老汉, 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头迷路的乳象,用藤索拴住象脖子,强行将其牵回家来。他怕象群会上门来找麻烦,就转手将乳象卖给县城的杂耍班子,得了一百块大洋。岂料当天晚上,三十多头野象将寨子团团包围,吼声震天,还用长鼻子卷起沙土弹射老汉的竹楼,大有要扫平寨子的气势。众人皆埋怨老汉,老汉也觉理亏,只好用二百大洋换回乳象,送去森林,一场风波才算平息。

村长养了几头水牛,忽一日,一头公牛失踪了,怎么都找不到。一年后,公牛突然跑回家来,后面跟着一头羞答答的母牛,还有一头活泼可爱的小牛犊。那母牛和小牛犊的牛蹄覆盖着一层白毛,就像穿着白袜子,分明是西双版纳密林中特有的白袜子野牛。显然,村长家这头公牛一年前与这头野母牛私奔了,这次是带着小媳妇和乖儿子来拜见主人的。村长大喜,平白得了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,天上掉下金元宝,不要白不要呢。他唤我去帮忙,用麦麸做诱饵,将它们引到有篱笆墙的一座菜园子,囚禁起来。野母牛当然不愿意过囚徒的生活,当天半夜,轰隆隆撞倒篱笆墙,带着丈夫和儿子扬长而去。村长白欢喜一场,还赔了一大袋麦麸。

这类故事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,数也数不清。

我写的许多动物小说,如《斑羚飞渡》《猫狗之间》《灾之犬》等等,就是取材于当年我在西双版纳真实的生活经历。当然,有些情节是经过改造、取舍和重新组合的,为了使作品完整生动,也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。但作品里的动物和人物,皆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,故事的基本框架,也确实是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。

在西双版纳的生活,让我见证了许许多多动物的故事,它们让我震撼,让我感动,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领悟。希望这些故事,能让小朋友们了解动物,爱上动物,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动物,关爱周围的一切生命。

作家:沈石溪

原名沈一鸣,祖籍浙江慈溪, 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,在云南生活了整
整36 年。2004年转业回上海,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、上海作家协会理事。至今已出版500多万字的作品,所著动物小说充满哲理、风格独特,被誉为“中国动物小说大王”。

荣誉: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,还获得中国图书奖、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、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。

最后一头战象

音频

再被狐狸骗一次

音频
  • 儿童文学作家
  • 沈石溪

共2条评论

查看其他评论
RELATED ITEMS 相关话题